说到这个海角社区论坛,我确实得掰扯掰扯我自个儿的一段经历。那会儿还真不是为了什么高大上的理由,纯粹就是生活里遇到点小麻烦,想找个地儿说道说道,或者看看有没有人能给出出主意。
我记得那大概是好几年前了,具体哪一年我都记不太清了,反正那时候我刚跳槽换了个城市。你们也知道,到一个新地方,两眼一抹黑,朋友不多,圈子也窄。平时上班忙得跟三孙子似的,周末一歇下来,就觉得空落落的,连个能搭伴儿出去蹓跶的人都没有。那阵子特别想找点本地的活动,或者就是认识几个本地人,了解了解风土人情啥的。
当时也试过用那些主流的社交软件,什么附近的人,同城活动,刷来刷去,要么是微商广告,要么就是些不靠谱的邀约,真正能沉下心来交流的,或者说能找到点实在信息的,太少了。又有点老派,还是喜欢那种有点沉淀的交流方式。
后来是怎么摸到海角这个地方的?说起来也巧。有一次跟一个本地的老同事吃饭,酒过三巡,我就跟他抱怨,说这地方人生地不熟,周末都不知道干啥去。他当时就说:“你可以去海角看看,以前我们那会儿,好多本地的消息都是从那上面找的,各种小圈子也多。”我一听,海角?这名字听着就有点年代感,心想这都啥时候了,还有人用这种论坛?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回去我就搜了一下。还真有这么个地方。点进去一看,那界面,确实跟我年轻时候逛的那些老论坛差不多,朴素得很,甚至可以说有点土。但不知道为我反倒觉得有点亲切。我就开始在里面瞎逛,翻帖子。
你还别说,这一逛,还真让我发现点有意思的东西。
是信息杂,但真。不像现在很多平台,看着光鲜亮丽,全是包装。海角上面好多帖子都是本地人发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比如哪家馆子味道哪个公园最近花开了,甚至还有人发帖求助,说家里水管坏了问问附近有没有靠谱的师傅。
然后就是,我发现里面真有一些本地的小众兴趣小组。我那会儿不是想找人一起活动嘛我就试着在几个看起来还算活跃的版块里发了几个帖子,大概意思就是问问有没有喜欢周末爬山的,或者打羽毛球的,可以一起约个伴儿。
发出去的时候我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这年头,网上约伴儿,总觉得有点虚。结果,过了大概一两天,还真陆陆续续收到了几条回复。大部分都是很简单地问问时间地点,还有一两个直接就留了联系方式。我当时还挺惊喜的,就挑了几个看起来比较真诚的,加了好友简单聊了聊。
后来还真就跟其中几个人约着出来爬过几次山。都是普普通通的本地人,有上班族,也有自己做点小生意的。大家凑在一起,聊聊天,出身汗,感觉挺好的。虽然说不上是多深厚的交情,但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里,能有这么个机会认识几个人,周末不再是一个人闷着,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家里一个小电器坏了,自己折腾半天没弄我就想起来海角,上去发了个求助帖,问问有没有人知道哪儿修这个比较靠谱。没过多久,就有人回帖告诉了我一个地址,还叮嘱我别被坑。我按着地址找过去,果然是个老师傅,三下五除二就给我修好了,收费也公道。那一下,我对这种老式论坛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海角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信息更新速度肯定比不上那些大平台,有时候想找个特定的老帖子也挺费劲。而且随着后来我工作越来越忙,社交圈子也慢慢固定下来,就没怎么再上海角了。偶尔想起来,上去看看,感觉人气也大不如前了,好多版块都冷清了不少。这也正常,毕竟时代在发展嘛新的东西总会取代旧的。
你看连天涯社区那样曾经红极一时的论坛都打不开了,真是让人唏嘘。这些老论坛,它们可能界面不酷炫,功能也简单,但它们承载过很多人的记忆,也确确实实帮一些人在特定的时期解决过一些问题,提供过一些温暖。
你要问我怎么看海角社区论坛,我只能说,在我需要它的时候,它确实帮到了我。它就像一个不起眼的老街坊,平时你可能想不起来,但真有事儿了,它可能就在那儿,能给你递上一份实在的帮助。这就够了,不是吗?至少我自己的那段实践经历,感觉还是挺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