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小区溜达,看见绿化带角落里几丛黄菊开得挺倔,突然就琢磨起“花中隐士”这词儿。回家翻手机相册,去年拍的菊展照片还存着,花瓣儿卷得像烫了头,可人就是一副“爱谁谁”的架势。
查资料把自己查乐了
抓过手机就搜“花中隐士是啥”,结果跳出来的答案差点让我呛着茶水。菊花?这满大街的花也能叫隐士?赶紧啃书堆扒典故,越扒越有意思——原来古人搞了个四大名花组合:
- 牡丹叫“花中之王”,跟个暴发户似的,艳得要命
- 兰花是“花中君子”,端着架子清高得很
- 梅花封了“花中清客”,冰天雪地里装酷
- 菊花倒直接成了“花中隐士”,蹲墙角晒太阳
陶渊明带火的顶流
顺着线索挖到陶渊明那儿,好家伙,这老哥简直是菊花的头号代言人!辞官回家种地,喝着菊花酒写“采菊东篱下”,直接把菊花塞进了隐士文化C位。最逗的是梅兰芳,日本人占北京那会儿,他留胡子拒演戏,院里专种菊花,硬是把花盆摆成了无声的抗议宣言。
翻着翻着突然觉着菊花特像我们小区门口下棋的老头——穿个汗衫摇蒲扇,看着平平无奇,张嘴能给你讲抗美援朝的故事。它秋天才开花,别的花都蔫了它才慢悠悠露脸,这脾气活脱脱就是个看透世事的倔老头。
墙角野菊成了精
查完资料再溜达到那片绿化带,心态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当它们是物业随便撒的种子,现在看着蜷曲的花瓣像在撇嘴笑,风一吹,整朵花晃得跟摇头晃脑的老秀才似的。顺手拍了几张特写,逆光里花瓣边缘毛茸茸的,还真透着点“我就这样,爱咋咋地”的气场。
回家把照片导电脑上,越看越乐。谁能想到路边最不起眼的菊花,顶着这么个狂拽酷炫的名号?琢磨着下个月去植物园菊展,得带瓶矿泉水坐展台边儿上,好好看看这些“隐士”怎么在游客手机镜头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