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家吃草莓的时候,忽然脑子里冒出个问题:我们天天吃的草莓到底是哪部分?总不能瞎吃,就想搞明白。正好最近闲着,就直接动手研究起来了。
动手前的准备
我先翻出冰箱里的一盒草莓,看起来红彤彤的,还挺新鲜。接着找了把小刀,一个盘子,就坐在厨房桌子前准备开干。
开切研究过程
我拿起第一个草莓,直接一刀切开来。里头全是软软的肉,还有那些小黑点儿。我心想这些小黑点儿不就是种子吗?可草莓的种子为啥不在里头藏着?然后我把它摊开在盘子上,用手指头戳了戳表面。咦,那红色的部分摸着像肉,但有点儿特别。
- 我回想以前吃苹果的场景,苹果皮是外层,果肉是里面。
- 可草莓不一样,那些种子露在表面上。
- 我继续切第二个草莓,专门把小黑点挑出来研究。
切完两个后,我想起以前听人说过点植物常识。直接去书架翻了翻家里的旧书,找了些基本的资料来对号入座。书里提到了一些简单的东西,但我得实验确认。
发现真相那一刻
我又抓了个新草莓,切开后用小刀轻轻刮那红色的肉,发现它不是果实本身。再看看小黑点,原来是真正的果实部分!简单实验:我把草莓切开,试着只吃红色部分,发现它是花托在长大的时候变的。说白了,我们吃的主打就是那个花托。小黑点才是正宗的果实。
整个过程下来,我搞混过好几次。有一回手一滑,把草莓汁弄满桌,还得擦半天。真是粗糙又搞笑。
最终结果分享
弄明白了:吃的草莓基本是花托演化来的,不是果实核心。以后吃草莓时就不用瞎猜了。现在我能跟别人吹牛说这点常识,感觉特踏实。以后再好奇啥日常事,我还是用这法子直接研究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