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骗了!火锅九宫格并非只有区分辣度这一个功能

火锅里的九宫格是区分辣度的吗?这个乍一看好像挺简单,但仔细想想,还真有点意思。作为一名资深(自封的)火锅玩家,我决定来好好唠唠嗑,顺便分享一些我的“独家秘籍”。

我的答案是:不完全是。

很多人都觉得九宫格火锅就是为了区分辣度,就像鸳鸯锅一样,一边麻辣一边清汤。但实际上,九宫格的妙处可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个精巧的“火力控制系统”加“食材分隔器”。

你想啊,一个大锅里咕嘟咕嘟的,各种食材一起煮,那画面……想想就觉得乱糟糟的!容易熟的、不容易熟的混在一起,有的都煮烂了,有的还没熟透,这吃起来多没乐趣啊!

而九宫格就完美解决了这个它把锅底分成九个小格子,虽然锅底是相通的,但不同的格子温度略有差异。中间的格子火力强,适合涮那些容易熟的食材,比如毛肚、鸭肠这些,一涮即食,口感佳!而外围的格子温度相对较低,适合那些需要久煮的食材,比如土豆片、藕片之类的,可以慢慢炖煮,吸收汤汁,味道更入味。

所以说,九宫格的设计,更侧重于对火候和食材的控制,而不是辣度的区分。当然,如果你想在不同的格子里放不同辣度的锅底,也不是不可以,这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喜好和餐厅的提供。

不信?我给你举个例子。上次我和朋友去吃火锅,就点了个九宫格。我们把中间的格子留给了毛肚、鸭肠这些“娇贵”的食材,外围的格子则放了土豆、白菜、豆腐这些耐煮的家伙。吃的时候,先涮中间的,口感鲜嫩;再吃外围的,味道入味,整个过程,节奏把握的刚刚好,体验感不要太爽!

格子位置推荐食材原因
中间 毛肚、鸭肠、午餐肉火力强,易熟,保持鲜嫩口感
周边土豆片、藕片、白菜、豆腐 火力较弱,耐煮,充分吸收汤汁
角落丸子、香菇、金针菇可根据个人喜好安排,火力适中

当然,也有些火锅店会利用九宫格来区分辣度,比如中间放麻辣锅,周围放清汤锅,或者中间辣度高,外围辣度低。但这种做法并不常见,更多的是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增加一些趣味性。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上次吃火锅的“惨痛”经历。那家店号称是正宗重庆九宫格,结果上来一看,九个格子都放的是一样的锅底,辣度也一样,完全没体现出九宫格的精髓!当时我就觉得,这钱花得有点冤枉啊!

所以,选择火锅店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人家是不是真的懂九宫格!好事先问问店家,九个格子的区别在哪儿,别到时候上当受骗了。

如果你想在家自己动手做九宫格火锅,其实也挺简单的。你只需要一个九宫格火锅锅底(淘宝上有很多卖的),然后按照我上面说的方法,把食材分开放就好了。当然,如果你觉得麻烦,也可以直接用普通的火锅锅底,自己动手“分隔”一下,效果也差不多。

至于九宫格火锅的起源,嘛,网上说法很多,各有各的理,我也没深入研究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九宫格火锅是火锅界的“艺术品”,它不仅是一种吃法,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体验!

我还想分享一些我的“独家秘籍”,保证让你吃火锅吃得更爽!

涮肉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别煮得太老了,口感会差很多。各种食材要搭配着吃,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记得多喝点汤,暖胃又解辣。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九宫格火锅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呢?你们在吃火锅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有什么独门的吃火锅技巧?欢迎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