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1942

今天折腾《大国1942》这个项目可太费劲了。上周刷手机看到个帖子说1942年根本没饿死人,气得我当场拍桌子——我爷当年啃树皮的疤还在胳膊上留着!这不得把证据甩他们脸上?

第一步:翻老黄历

昨儿大清早就跑市档案馆,结果吃了闭门羹。门口告示说系统升级闭馆三天,急得我直跺脚。转头骑个共享单车冲回小区地下室,翻出我爷那口掉漆的樟木箱子。好家伙,裹脚布似的缠了三层油布,拆开一看都长霉斑了。

第二步:证据大扫除

端着蒸锅隔水熏了俩钟头,戴着厨房手套慢慢揭。主要翻出三样东西:

  • 救灾粮票:巴掌大黄纸片,印着“小米贰两”,墨水都快掉光了
  • 卖地契:我太爷爷用毛笔写的“今将祖田三亩换高粱二十斤”,手指印比字还大
  • 流水账本:三月十七日那条写着“榆钱汤三碗,幺妹昏厥”,纸都让眼泪泡皱了

第三步:电子化修罗场

拿手机拍照差点崩溃。粮票皱得跟酸菜似的,用玻璃板压着还翘边。把台灯绑晾衣架上打光,废了四十多张才拍清楚。最绝的是流水账,铅笔写的字被霉斑吃了,急中生智用孩子涂脸的金粉抹在字缝里,在太阳底下斜着照才显形。

来个神转折

正瘫沙发上发朋友圈,老同学突然私聊:“你这账本第三页是不是写着李长顺?”原来他太爷爷当年在邻县当文书,刚发他一份档案馆电子档——救灾粮发放记录里真有我太爷爷名字,领粮日期跟我爷记录的饿晕日子前后就差两天

晚上啃着馒头整理材料,突然回过味来。那些说没灾荒的人,怕是连自己家存折放哪都不知道?历史这玩意儿,不在硬盘里存着,全搁老百姓黢黑的指甲缝结痂的胃袋里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