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照创意从哪里来?分享灵感来源轻松找!

今天我就跟你们聊聊行为艺术照创意从哪儿冒出来,这活儿一开始真把我整懵了,但后来摸清路子了,别怕,看我一步一步给你走一遍。

第一步:闲着无聊起念头

前阵子我在家刷抖音,看到一堆人玩行为艺术照,就一个念头冒出来:为啥别人拍得那么炸?我脑子里空空如也,啥灵感都没有。二话不说,我直接掏手机在微博搜“行为艺术照片”,翻了半天,全是别人成品,没啥新意。气得我扔开手机,跑阳台抽烟想心事。

窗外街景倒是给了我点灵光:那大爷遛狗,狗尾巴甩得跟画儿似的。我脑子一转,这不就是行为艺术吗?人的动作配点场景,就变味儿了。接着我掏本子,随手记下几个点子:比如摆个僵住不动姿势在菜市场,或者模仿雕像在公园里。记完我就乐了,灵感原来就在眼皮底下。

第二步:到处扫货找源头

光瞎想不行,得动手找。我二话不说开了电脑,点开豆瓣小组扒拉“艺术创意分享”帖子。里头一堆大神的经历:有人说地铁车厢里人挤人就是好素材;还有人说电影《阿飞正传》里的慢镜头动作给了启发。我盯着看半天,脑子嗡嗡响,干脆把帖子复制黏贴到记事本里存着。

回头我又去厨房翻箱倒柜,找了旧日历和几本艺术册子——以前买着当摆设的。翻着翻着,看到一张黑白照片:人就站着不动,背景是破旧工厂,那意境硬了。我立马冲客厅,把沙发推到墙边,自个儿试摆了个类似姿势。咔嚓拿手机一拍,结果光线太暗糊了,气得我砸枕头。

    找灵感招子,我试过这些招:
  • 刷日常地儿——公园溜达一圈,看大爷大妈跳舞动作,挺带劲。
  • 扒社交软件——在ins上追踪几个艺术博主,照片刷着刷着,手就痒想模仿。
  • 老电影重温——半夜翻出王家卫片子,慢镜头一放,灵感嗖嗖冒泡。

第三步:真刀真枪开拍

点子攒足了,我也别磨蹭了。挑了个周末大早,我扛着单反相机去了楼下公园。先瞄个安静角落,再搬俩长椅摆造型——模仿那张日历照片:人站着不动,背景是一排枯树。我刚摆好姿势,路过大妈围过来问:“小伙子你这是干”我支支吾吾解释搞艺术拍照,大妈咧嘴笑:“挺有意思!”趁机我就按快门,咔嚓咔嚓来了一串。

后来天公不作美,突然下小雨。片子一半毁了,湿漉漉的不好看。我一急,蹲马路牙子重新整方案:改主题为“雨中行为艺术”。找了个屋檐躲着,摆个抬手遮雨的姿势,背景车流穿梭。这下光线还行,拍出来效果居然不赖——黑白色调带点文艺范儿,我自个儿都乐坏了。

回家导出照片,用手机app调了调色,存着十来张能用的。跟你们说,一开始以为高端难搞,就是个瞎玩过程,别怕丢人动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