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今天这个小鸡庄园的题目真是绝了,题目是“成语‘不刊之论’中的‘刊’什么意思?”我瘫在沙发上抠脚趾头想了半天,愣是把手边的薯片都捏碎了。刊字嘛报纸?删减?还是刻字来着?
翻车现场
- 大清早蹲马桶刷题目,顺手点了“修改”
- 下午三点喂鸡时手滑点开解析,血压当场飙到180——解析写的“刊指修改刻错字”
- 骂骂咧咧截图发朋友圈:“破程序又出bug?”
结果刚发完五分钟就被打脸。基友甩来《古代印刷史》的截图,气得我原地拔了三根白头发。书里明晃晃写着:“宋代雕版匠人修改错字时,需凿除错版重刻”,底下还配着张油腻的刻刀图片。
亡羊补牢实录
我抄起去年在博物馆买的拓印工具包就冲进厨房:
- 拿南瓜刻了个歪七扭八的“鸡”字
- 故意在“鸟”字旁多刻一横
- 用裁纸刀挖掉错笔划时差点割到手
- 台灯下重刻的汗珠子把拓纸都洇透了
这他妈就是活生生的“刊”!古人用刀子削木更正,现代人在屏幕戳戳点点,改错的核心压根没变过。
瘫在狼藉的厨房地上啃南瓜,突然瞟见小鸡饲料槽亮光一闪——明日题目预告跳出来了:“古人用‘杏林’指代什么职业?”。摸过沾满南瓜汁的手机赶紧查,刚记下“中医”俩字,三岁的熊孩子就把我的笔记拍进了饲料盆里...
(扯着嗓子冲客厅吼)老婆!!明天答题要是又翻车真不能赖我!(手忙脚乱从鸡嘴抢救湿漉漉的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