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到"洛阳纸贵"这个词,前阵子刷短视频老看见有人用,但具体指啥作品完全没概念。正好新买的笔记本到了,干脆查清楚记本子上,省得下次又抓瞎。
第一步:瞎猜翻车现场
我第一反应是跟《兰亭集序》有关——毕竟王羲之名声在外嘛结果搜完懵了,这词压根不出自书法圈。翻了三篇百科才搞明白,主角原来是西晋的文学家左思,他写了篇《三都赋》引发全民传抄,硬生生把洛阳的纸价给买贵了。
第二步:翻史料找证据
怕百科不准,特地扒了《晋书》原文来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好家伙!当时文坛大佬皇甫谧、张华都给这赋写序背书,相当于现代顶流大V集体推荐,直接引爆市场。我边读边琢磨:这不就跟现在网红带货导致断货一个套路嘛
第三步:搞懂背后逻辑
琢磨半天发现问题:凭啥这赋能火到断货?原来左思用了十年打磨(比追剧还持久),把魏蜀吴首都风貌写得活灵活现。关键人家还开创了"铺陈夸饰"的新写法,搁当时就是降维打击。记笔记时灵光一闪:
- 作品爆红是结果
- 纸价上涨是现象
- 根源在民众对优质内容的疯狂追捧
本子合上突然笑出声——这哪是文化典故,分明是古代版的"现象级传播案例"!比娱乐圈炒作牛逼多了,人家实打实用内容撑起了市场波动。以后谁再瞎用这个词糊弄人,我可要掰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