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想试试古代熨斗?
前几天逛博物馆,看到个铁疙瘩似的玩意儿,标签上写着“古代熨斗”,我那个好奇劲儿就上来了。回家刷视频查资料,发现古人衣服烫得板板正正,全用这种烧火的铁熨斗操作!我寻思这不就跟我们现在电熨斗差远了?必须亲自动手试试,不然白瞎了这份热爱。
动手前先学古法图解
我翻老书找图,那些画儿上古人一手拿火盆,一手拿铁熨斗搁木头上烧,看着简单得要命。图解说明说先加热再熨,铁头烫红了盖布上一推就成。但图上也没细说温度咋控,布料会不会糊?害,我这人急性子,心一横就准备开干了。
备齐家伙事儿
东西不难搞,我就拿个废旧铁锅当基础工具,剪了块布试烫。要点火源,厨房煤气灶不敢用,怕出事,直接溜后阳台点个小炭炉子凑合。步骤我都记下了:
- 先点炉子,火苗蹭蹭往上蹿。
- 把铁锅搁火苗上烤,盯着它慢慢变色。
- 等烧红了,赶紧夹出来,这步太考验手速了。
光点炭炉就折腾半天,烟呛得我直咳嗽,邻居都喊“咋着火了?”解释完我才继续弄。
真下手操作一波
铁锅烧得红彤彤了,我壮着胆子拿抹布包着锅柄,往试烫布上一按——“滋”一声,布直接冒烟糊了个洞!吓我一跳,差点烫到手。图解上说“温柔推”,我使劲太猛了。重来,火调小点儿,铁锅烧到发橙光就停。再试试推布面,这回轻手轻脚挪来挪去,褶皱真没了!布料摸着平平整整,古法管用。
拍照记录教训
搞定后我赶紧拍图解,就是手机咔嚓几张照片:炭炉火候、铁锅状态、推熨动作全记录。操作中发现古人肯定被烫过无数次,不然为啥图解不强调手稳?我这儿布烧糊了两块才学乖,算是付学费了。
搞定后的小感想
整个活儿弄完,浑身汗臭加炭灰味儿,但这操作比电熨斗费劲多了!古人真能吃苦,没个耐性不行。我现在懂为啥现代发明电的了,方便又安全。下次还想试着加点水模拟蒸汽,但这回先收工。图我都存文档了,有兴趣你也能照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