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女生遭扒上衣事件原因分析?(专家解读真相细节)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巧,昨天蹲厕所刷手机,正好看见这个《初二女生遭扒上衣事件》的标题蹦出来,血都往脑门上涌。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女生惹了混社会的,有说校园霸凌闹大了,还有营销号搁那儿带节奏。我这暴脾气,最烦这种不清不楚还瞎起哄的,干脆,自己动手摸摸底。

第一步:先堵住耳朵,别听风就是雨

网上的帖子、评论、视频,当时看了好几篇,感觉就像在烂泥塘里打滚。各种截图、小作文满天飞,名字地名学校名都打了码,信息全是稀碎的。我直接把手机关了,靠这些玩意儿想挖出真相?跟拿漏勺舀水一样扯淡。得找根儿,得弄明白这事到底发生没发生,在哪儿发生的,谁掺和了。

第二步:翻地图,圈地方

网上那些“网友爆料”虽然打码,但扒拉多了,总会漏点边边角角出来。我就对着本地地图,比划那些模糊的描述——“XX路附近中学”、“旁边有个老牌连锁便利店”。找这种范围准没错。

  • 连锁便利店的名字碎片+“XX路”这个大概位置;
  • 搜本地论坛旧帖,看有没有人提过那附近的学校发生过啥“怪事”;
  • 地图软件实景图放大看学校门口周边店铺招牌。

折腾了快俩小时,对着地图圈出来三家中学可能性最大。

第三步:笨办法,打电话

没啥技术含量,就是硬着头皮挨个学校电话打过去。头两家接电话的要么是值班老师,要么是保安,一上来就被当成找茬的记者。

“没有没有!我们学校绝对没这种事!”

啪!电话挂了。连校名都不敢提一嘴。

打到第三家,接电话的估计是个愣头青老师,支支吾吾说学校正在处理,让我别乱打听。好家伙,一听这口气就知道找对地方了!问啥学校,死活不说名字。行,有这反应就够了。

第四步:蹲点“捡”信息

知道大概哪片儿,就好办。昨天下午提前溜了会儿班,开车跑到那片晃悠。就在那家连锁便利店门口停车,买瓶水,跟店老板瞎唠嗑。开始聊别的,说着说着就“这附近学校咋样?听说前几天出了点事儿?”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一听这个,表情立马变了。

“可不是嘛那帮小兔崽子,就在隔壁XX中学后边那条巷子口……听说是他们班里那帮刺头,跟另一个女生不对付……” 大叔左右看看,压低声音给我念叨了几句核心——起因是几个女生觉得被另一个女生“告了状”,怀恨在心,放学路上堵住人家动手。

第五步:验证+收尾

跟大叔聊完,心里基本有谱了,校园霸凌没跑。今天一早,看本地教育局官微出了个情况通报,跟我打听到的八九不离十:

  • 确认发生在XX初级中学(就是大叔说的那所);
  • 起因是学生间的小摩擦长期积压,演变成报复行为;
  • 动手的几个是女生同班同学;
  • 老师当天介入处理,但具体细节没细说。

网上那些“扒光拍视频”、“惹了社会大哥”的传言,纯属放屁。就是几个没轻没重又蠢又坏的学生干的恶心事。

这事儿给我最大感受是什么?网上信息像团乱麻,真想到达核心,就得自己动手去抽丝剥茧,打电话、找人问、实地看,这些笨办法往往最靠谱。别光坐在电脑前敲键盘骂娘,动起来才有真东西。你看我这半天折腾的,比啥专家都解读得更透!现在看着那些还炒冷饭带节奏的标题,就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