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货栈网上超市怎么样?东西全还便宜,送货也快!

今天跟大家唠唠这个“大货栈网上超市”。想当年,这家伙出来的时候,动静可不小,都说是什么金光集团背景,线上线下结合,听着就挺唬人的。

初体验:新模式的诱惑

就喜欢尝鲜,特别是这种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听说“大货栈”出来了,号称是把传统电商和线下便利店给整合起来,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模式有意思!你想,网上挑东西,价格可能还便宜,然后下班或者啥时候路过他们那个自提点,顺手就把东西拿了,多方便!

我记得我当时研究了一下,他们宣传的商品种类确实不少,特别是那些日常用的,什么柴米油盐、洗发水沐浴露、锅碗瓢盆的,看着都挺全。而且有些东西,比如他们家主打的某些牌子的食用油,价格确实比实体超市要便宜那么一点点,有时候还搞活动,买点啥送张纸巾什么的,虽然是小恩小惠,但听着就让人觉得实在。

实践开始:从下单到提货

心动不如行动嘛我很快就在他们网站上注册了账号,开始琢磨着下第一单。那会儿他们网站做得还行,分类也还算清晰,图片看着也凑合。我挑了些家里常用的日用品,凑了个差不多的金额,然后就选了个离我家不算太远的自提点。

第一次下单,整体感觉还行。 网站操作还算流畅,支付也顺利。过了大概一两天,就收到短信通知说货到了,可以去自提了。我当时还挺兴奋,心想这效率可以。

到了那个所谓的“自提点”,就是一个合作的小便利店,门口挂了个“大货栈自提点”的牌子。进去报了订单号,店员在角落里一堆货里翻了半天,总算是把我的东西找出来了。核对了一下,东西没少,包装也还行。当时就觉得,这个模式有搞头!

问题逐渐暴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我用的次数多了,问题就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了。

送货及时性。一开始说一两天到,后来慢慢就变成三四天,甚至有时候一周都到不了。问客服,就说是订单量大,爆仓了,或者在调拨。这就让人很不爽了,我买日用品,很多时候是等着用!你这送货一拖再拖,我还不如直接去楼下超市买了。

然后是自提点的体验。有些自提点还店员比较负责。但有些点就真的是一言难尽。货到了也不及时通知,或者通知了,你人过去了,他又说找不到你的货,让你等。或者干脆就是那个便利店自己生意也忙,你去了半天没人搭理你。我遇到过最夸张的一次,是我的货到了,但是被前面一个提货的人错拿走了,结果就是一通折腾,也没解决,只能退款了事。

还有就是商品种类和库存。网站上看着琳琅满目,但真正常买的,或者想买的特定品牌,经常显示“缺货”。有时候为了凑个免邮费的额度,想买的东西没货,只能买一堆不那么急需的,这就本末倒置了。

而且那个所谓的“线上线下结合”,我感觉结合得也不是那么回事。线上的优惠和活动,线下的自提点很多时候根本不清楚,也给不了任何支持。感觉就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在跑,只是把线下店当成了一个临时的仓库和收发点。

我的观察与思考

我当时就琢磨,大货栈这个模式,初衷是好的,想解决传统电商“一公里”的问题,也想给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但是,想法再执行层面跟不上也是白搭。

  • 物流是命脉: 对于网上超市来说,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准确性太重要了。消费者买日用品,图的就是方便快捷,如果这点都保证不了,那优势何在?
  • 自提点管理: 自提点不是简单挂个牌子就行了,人员的培训、系统的对接、货物的管理,这些细节都得跟上。不然,自提点反而会成为用户体验的减分项。
  • 库存同步: 线上显示的库存和实际库存能不能实时同步,也很关键。别让用户下了单才发现没货,空欢喜一场。

后来我也渐渐不用大货栈了,因为体验实在是不稳定。再后来就听说他们经营上遇到了不少困难,好像亏损也挺严重的。现在回想起来,一点也不意外。

大货栈网上超市的这回实践,对我个人而言,算是一次挺有意思的观察。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一个商业模式从概念到成功落地,中间有多少坑要填,有多少细节要打磨。特别是零售行业,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服务和体验本身。光有宏大的叙事和背景,没有扎实的运营和管理,是很难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