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来扯扯《明日之后》这玩意儿我是怎么一点点啃下来的。刚开始那会儿,我跟你说,两眼一抹黑,抓瞎,纯粹是被朋友拖下水的,说是一起在末日里“相依为命”,听着还挺带感。
新手村的“九死一生”
一进游戏,好家伙,直接给我扔那破飞机上,然后掉下来,跟着个叫阿列克谢的大叔跑。那时候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就知道跟着任务箭头跑。砍树、砸石头、采麻,背包小得可怜,捡点啥都得掂量半天。饿了渴了,系统提示音跟催命符似的。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希望谷外面,晚上刷了一堆感染者,我连把像样的武器都没有,就拿着系统送的那把破砍刀,一顿王八拳乱舞,结果?躺地上看星星呗。
那时候,我每天上线就是:
- 找吃的,疯狂撸浆果,打打鹿,有时候连感染者掉的骨头我都想啃两口(当然是开玩笑)。
- 找喝的,河边捧水喝,生怕喝出毛病。
- 然后就是玩命地收集木头、石头、麻。因为我知道,没这些,晚上僵尸挠门我就得哭。
我那第一个家,简直不忍直视。就一火柴盒,四面透风。晚上外面僵尸一吼,我在屋里都能吓一哆嗦。啥防御?不存在的,全靠信仰。
开始琢磨怎么“活得像个人”
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后,我寻思这么下去不行,太憋屈了。我就开始琢磨,这游戏的核心不就是“活下去”然后“活得好点”嘛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搞装备和升级家。
我发现,光靠任务给的那点资源根本不够用。我就开始泡在秋日森林、沙石堡这些地方,吭哧吭哧地挖矿砍树。一开始老是被其他玩家或者高级僵尸打劫,气得我牙痒痒。后来学精了,专挑人少的时间,或者偏僻的角落发育。背包满了就赶紧坐飞机回家,把东西存起来,生怕半路让人给截了。
家里的建设也提上日程了。从木头墙换到石头墙,再到加固,门口放上几个破笼子、地刺啥的,虽然不一定能挡住抄家的,但好歹有点心理安慰。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做出UZI冲锋枪的时候,那叫一个激动,感觉自己终于鸟枪换炮了,敢跟僵尸正面刚两下了。
营地生活与“勾心斗角”
后来我加了个营地。想着人多力量大嘛营地里确实热闹,大家一起打打不明生物,巡逻啥的。但也见识了不少“人性险恶”。有人为了点资源,背后捅刀子;有人在营地频道里天天吵架,比外面僵尸还闹心。
我就属于那种比较佛系的,不爱争不爱抢。每天上线清清日常,种种地,偶尔跟营友组队下个副本。看着自己庄园等级一点点提升,仓库里的物资越来越多,也挺有成就感的。不过这游戏肝是真的肝,有时候一上线就得忙活好几个小时,跟上班似的。
我为啥知道这么多“弯弯绕绕”?
因为有一次,我辛辛苦苦攒了一堆半成品,准备拿去卖金条,结果在交易之城被人给骗了。那家伙说好先钱后货,结果我把东西给他,他直接下线跑路了。当时我那个气,差点把手机给摔了。从那以后,我就长了个心眼,交易啥的都特别小心,宁可少赚点,也别被人当傻子耍。这游戏,不光是打僵尸,还得防着“人”。
玩《明日之后》,我感觉就是个不断试错、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一开始谁都是萌新,被虐是家常便饭。但只要你肯花时间琢磨,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别太把输赢看重,享受那个在末日里挣扎求存,慢慢把家建起来的过程,也挺有意思的。现在我虽然上线少了,但偶尔上去看看我的小破屋,喂喂狗,还是觉得挺怀念那段开荒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