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捣鼓视频了,最近有点手痒,想着把我之前拍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日常片段给整合一下,做个小合集。翻箱倒柜找了找,还会声会影X7的安装包在!这玩意儿虽然老了点,但当年咱也是用它剪过不少东西的,胜在熟悉嘛而且我这老电脑估计也跑不动太新的家伙事儿了。
第一步:安装与准备
我先把这个X7给装上了。双击安装包,下一步,下一步,也没啥特别的,就是得耐心等一会儿。装完之后,桌面多了个图标,看着还挺亲切。然后我就把我准备剪辑的那些视频片段、还有几张想插进去的图片,都归拢到一个新建的文件夹里,方便待会儿一股脑儿导进去。
第二步:熟悉界面与导入素材
打开会声会影X7,界面还是那个老样子,三大块:素材库、预览窗口、时间轴。我先是试着把文件夹里的视频和图片都拖到素材库里。拖拽倒是挺顺畅的,一下子就都进去了。看着素材库里满满当当的,心里就踏实了一半。
我就开始把视频片段一个个往时间轴上拖。这个过程主要是筛选和粗剪。有些片段太长,我就在预览窗口看着,拖动播放头,找到不需要的部分,用那个“剪刀”工具,“咔嚓”一下剪掉。有些片段顺序不对,我就在时间轴上直接拖动它们,调整顺序,这个还挺直观的。
第三步:精细编辑与效果添加
粗剪完了,就得细致活儿了。
- 转场效果:片段之间直接切换太生硬了,我就点开“转场”那一栏,里面有不少选项。我选了几个比较柔和的,比如“淡化”、“擦除”啥的,一个个拖到片段连接处。预览一下,过渡自然多了。
- 添加字幕:有些地方我想加点文字说明。点击“标题”按钮,选择一个字幕样式,拖到时间轴的标题轨上。然后双击字幕块,就能修改文字内容、字体、大小和颜色了。这个也得多试试,调整到自己满意的位置和样式。
- 背景音乐与音效:视频没声音可不行。我找了首舒缓的纯音乐,也拖到时间轴的音频轨上。注意调整音乐的音量,别盖过视频本身的声音。有些地方我还想加点简单的音效,比如翻页声、叮咚声,X7自带的音效库里也能找到一些,直接拖到对应位置就行。
- 滤镜和调色:有些视频片段光线不太或者我想弄点特殊氛围,就去“滤镜”里找。什么老电影效果,黑白,亮度对比度调整,都试了试。不过我没敢用太夸张的,怕弄巧成拙。
第四步:预览与调整
在编辑过程中,我反复使用预览功能。每做好一步,或者调整一个小细节,我都会从头播放一遍看看效果。有时候发现转场时间太长了,或者字幕出现得太早,就得回到时间轴上微调。这个过程挺费时间的,但也最重要,毕竟慢工出细活嘛
第五步:输出成品
所有东西都调整满意之后,就到了一步——渲染输出。点击“共享”或者“输出”按钮(具体叫啥有点忘了,反正就是那个意思),会跳出很多格式选项。我一般就选个常用的MP4格式,分辨率选个1080P或者720P,看我素材的质量。然后设置好文件名和保存路径,点击“开始”。
这个渲染过程就看视频长短和电脑配置了,我这老伙计一般都得等上一阵子。这时候最好别动电脑,让它专心干活。等进度条跑到100%,会提示你“已完成”,一个崭新的视频文件就诞生了!
实践总结
这回重新拾起会声会影X7,虽然中间也遇到比如某个功能按钮找了半天,或者预览有点卡顿的小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挺顺利的。它对于我这种只是想简单记录生活、做点小合集的需求来说,完全够用了。虽然比不上现在那些功能更强大、界面更酷炫的新软件,但X7胜在稳定和够用,而且对电脑配置要求不高。一番折腾下来,看着自己亲手剪出来的视频,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下次再有素材,我估计还会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