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题的时候,碰到个挺有意思的题目,问“东道主”的“东道”是啥意思,我寻思着,这“东道”还能有不就是指方位嘛结果,还真有点门道。

我直接就选“方位”,心想这还用想?东边嘛结果答案一出来,我就傻眼,人家说的是“方向”。

这我就纳闷,方向和方位,这俩词儿平时用起来感觉没啥区别,咋到这儿就分得这么清?

于是我就开始查资料,想弄个明白。这一查,还真查出点东西。

原来,“东道主”这个词儿,最早是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啥意思?

我给大家捋一捋:

  • 话说当年,晋国和秦国联手攻打郑国。
  • 郑国一看,这不行,打得想办法。
  • 于是郑国就派人去跟秦国说,你看,我们郑国在你们秦国的东边,要是你们不打我们,我们郑国就当你们的“东道主”。
  • 以后你们秦国的人来来往往,路过我们郑国,缺啥少啥的,我们都管。

这么一看,大家明白?郑国为自保,说自己是秦国东边方向上的主人,负责招待秦国过往的使者。

“东道主”的“东道”,是指方向,而不是具体的方位。

“东道主”的“东道”指的是方向,这词儿是从古代来的,人家古人说话文绉绉的,咱现在理解起来,就得多琢磨琢磨。以后再遇到这种问题,可不能想得多查查资料,弄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