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筒饮用什么盛放才正宗?老办法速成指南!

昨天刷视频看到个古法碧筒饮,馋得我半夜爬起来折腾。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拿荷叶杆子当吸管使,可到底该用什么装才正宗?网上说法五花八门,干脆自己试!

第一步:翻资料翻得眼冒金星

先翻了几本讲老茶具的书,又查了堆讲古代喝茶的文章。好家伙,唐代人真会玩——人家直接把酒杯放莲池里漂着,现砍带梗的鲜荷叶,捅穿荷叶芯当吸管戳进酒里吸!但书上光说"荷叶杯",我琢磨着总得有东西装酒?

第二步:开整!买来一堆破烂货

冲下楼把菜市场荷摊包圆了,卖菜大娘看傻子似的瞅我。又翻箱倒柜找出些家伙事儿:

  • 陶瓷宽口碗(想着能漂荷叶)
  • 玻璃甜品杯(透明好观察)
  • 家里泡菜的粗陶罐(模仿古人粗犷风)

荷叶杆洗净,刀尖在结节处猛捅——捅歪了!汁水溅一脸!换了三根才捅出个笔直的孔。掐了朵刚开的荷花扣在杆头,假装风雅。

第三步:翻车现场惨不忍睹

先用宽口碗装梅子酒,荷叶杆插进去一吸——满嘴渣子!原来碗底太浅,酒混着莲芯碎沫全吸上来了。换成玻璃杯更离谱,杆子太斜直接捅到杯底,堵死!肺活量吹到脸通红也没吸出半滴

气得把泡菜罐拖过来,罐口比拳头小,整片荷叶盖上去直接掉进酒里。捞出湿漉漉的荷叶,杆子插罐口边缘使劲一嘬——好家伙!酸菜味梅子酒!隔壁狗子都被熏跑了。

第四步:老祖宗救我!

蹲地上盯着荷叶杆子发呆,突然发现截面中空只有牙签粗。古人该不会……当场掰断新鲜芦苇杆对比!芦苇管能有吸管粗!狂奔回荷塘找最大片荷叶,果然发现老荷叶杆更粗壮。

重点来了:要选梗子比筷子粗的老叶!用缝衣针慢慢捅穿内壁黏膜,再拿芦苇杆通一遍孔洞。泡酒罐换成浅口陶钵,只倒七分满避免吸到沉淀。

最终回:满嘴荷香

荷叶倒扣在酒面当盖子,粗梗直插到底。猛吸一大口——冰镇梅子酒裹着荷叶清气直冲天灵盖!管壁残留的植物黏液让酒体更滑溜,吸到见底也没渣。就是吸太急脑门发凉,活该!

血泪

  • 盛酒用宽口浅钵!碗深了吸渣,罐小了吸不动
  • 荷叶梗越老越粗!嫩杆吸管细得像蚊子嘴
  • 捅孔后芦苇管通一遍!防黏膜堵嗓子眼
  • 酒别倒满!留两指高度最省力

发现个意外惊喜:冰箱里冰半小时再喝,荷叶柄的草腥味全没了,只剩清甜!古人估计靠井水冰镇,咱这算科技加成版老法子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