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正在电脑前面憋稿子,整颗脑袋嗡嗡响,后背都绷成一块铁板了。隔壁工位老张突然把手机怼到我眼皮底下:"试试这个!划拉两下就能解压!"屏幕上全是五颜六色的泡泡,看着就手痒。
一、下载完直接开戳
顺手在应用商店搜了"antistress",挑了个下载量最高的。点开发现满屏幕都是小机关:弹簧按钮能按出咔哒声,毛线团可以扯到一米长,肥皂泡戳破时还会溅出水花音效。根本没过脑子,手指头已经跟着图标疯跑了。
- 捏气泡膜捏到指甲发烫
- 把齿轮转得火星子都要冒出来
- 给虚拟奶牛挤了二十多次奶
回过神来发现右手小拇指抽筋了,可嗓子眼那股烦闷劲儿不知道什么时候顺着手指头溜走了。
二、物理泄压真的管用
第二天开早会时领导又念经似的说KPI,我假装记笔记在桌子底下狂戳手机里的橡胶小鸭子。那鸭子被按扁时发出"嘎——吱——"的惨叫,听得我嘴角疯狂上扬。散会后摸了下自己肩膀,居然没像以前那样硬得像石块。
最夸张是有次地铁坐过站,眼看要迟到。赶紧缩在站台角落打开游戏,把屏幕里的电子面团揉了五分钟。面团被摔打拉扯的黏糊声响居然让我心跳慢下来了,到公司时还能笑着跟前台打招呼。
三、身体比脑子老实
现在手机里常驻三个减压游戏。发现个规律:只要手指头忙到停不下来,焦虑就追不上我。像反复撕魔术贴的游戏,那刺刺的声音听着特别爽快。有回熬夜赶工,靠撕虚拟魔术贴硬是撑到凌晨三点没摔键盘。
以前下班总爱喝两杯,现在改窝沙发里给游戏里的猫梳毛。梳子划过去猫毛就"唰"地倒伏,梳完还会眯眼打呼噜。这可比酒精管用多了,至少第二天醒来不会头疼。
这类游戏最狠的地方就是根本不用过脑子。压力大时连俄罗斯方块都觉得费劲,而这种戳泡泡撕胶带的动作,完全靠肌肉记忆就能把心里堵着的碎石渣子哗倒干净。最近连午休的咖啡钱都省了——有这功夫不如多捏爆两排彩色气泡!